找到相关内容3432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楞伽禅的“藉教悟宗”思想研究

    禅的立宗基础及其体验的方法,因此,也表明作为“教外别传”的禅宗为达摩所创。并据此认为,达摩所传之心印是有别于以经论所说,六度所摄的如来禅而称为祖师禅。他可以说达摩是以四卷《楞伽经》印心,所传的确是如来...禅宗的史实,廓清禅宗的历史,辨析禅宗各派的基本性质,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。  我们探讨的心性本净和守心观净问题,乃是以四卷《楞伽经》印心的诸们楞伽师所涉及的禅学思想。而以四卷《楞伽经》印心,并以此递相传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2243196.html
  • 楞伽经》的知识意义探究

    楞伽经》的知识意义探究[1]  华梵大学哲学系杜保瑞[2]  摘要:  本文探究《楞伽经》中重要名相的知识意义,首先指出,佛教经典的言说内涵必定具备知识理论的传达目的,也因此存在观念议题重点的互异现象,亦即各个佛经必然在知识传达及理论建构上各有重点,因此《楞伽经》亦有观念重点,此即本文欲揭露之主题。其次,各佛经固然探究重点不同,但是彼此仍应形成一统合一致的理论网络,作者认为若能透过哲学基本问题...

    杜保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2360070.html
  • 楞伽经》导读(一)

    楞伽经》导读(一)  谈锡永   前言   《楞伽》是一本十分重要的佛家经典。印度、汉土、西藏,三地的佛家都与本经有很深的渊源。   在印度,称为“空宗”的中观派,以及称为“有宗”的瑜伽行派(唯识学派),都重视对本经的研究。   据西藏宁玛派说,西元一世纪“大圆满”法系大师俱生喜金刚(Prahevajra,藏称Garab Dorje)所传的颂偈,即有与《楞伽》相同的法义。这种法义,后世称之为“...

    谈锡永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0663964.html
  • 佛在楞严经及楞伽经中的教诲!

    佛在楞严经及楞伽经中的教诲!  食肉修行必落神道,神福享尽直堕恶道  佛陀说:万物最尊最贵者‘生命’所以佛制五戒十善第一戒皆是 ‘不杀生’戒。楞严经佛对众弟子所说四种清净明诲中,对杀戒如此觊切的说:...应该没有过咎吧!这是欠缺思虑,推诿责任的说法。市场、屠宰场的肉是为谁而杀?楞伽经说:‘若无教想求,则无三净肉。’古德云:‘世无肉食者,屠门不开张。’世间如果没有想吃肉、想买肉、教人杀生、教人卖肉的人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71248947.html
  • 楞伽经》导读(二)

    楞伽经》导读(二)  谈锡永  本经的结构  佛经结构,一般分为“序分”、“正宗分”、“流通分”。本经结构亦如是。但本经的序分及流通分却有点特别。  现在将前述三分,分别述说如下。  一 序分 ...天人及天龙八部相迎。释迦见海中摩罗耶山楞伽大城,便说,昔过去诸佛皆曾在此城说“自所得圣智”(Pravrttivijnana)的修证,我亦当在此城为罗婆那王开示此法。罗婆那王闻佛所言,便请佛入城,说“...

    谈锡永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0763965.html
  • 楞伽经》导读(三)

    楞伽经》导读(三)  谈锡永  (3)说三自性  三自性中的妄想自性,实由相生(由现象、境界生起),可分为二种——名相计著相、事相计著相。  名相计著,是执内外法自共相所安立的名相。如计著色、受、...便说之为无,如是即是四种诽谤。  离建立与诽谤,即是离常断、有无等二边的中道。对人无我、法无我,皆须如是认识。  (5)说如来藏  《楞伽》在《如来藏章》之前,先说四门,即是——空、无生、无二、离自性...

    谈锡永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0863966.html
  • 楞伽经》中所述食肉的过失

    尔时,佛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:“大慧!谛听谛听,善思念之,吾当为汝分别解说。大慧!一切诸肉有无量缘,菩萨于中当生悲愍,不应啖食,我今为汝说其少分。大慧!一切众生从无始来,在生死中轮回不息,靡不曾作...

    未知

    |戒律|素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4/0850169002.html
  • 早期禅宗(楞伽师)判教及价值意义

    显而易见的,隋唐佛教各宗派得以成立,事实上无一不以判教作为其宗派教理体系建构的基本依据和前提,得力于此一时期的理论建设成果。⑴   本文试分析南北朝时,早期禅宗(楞伽师)的判教,并揭示一种在中国佛教思想...  《楞伽》、《思益》等经  真理无阶位,修行无次第行相  第二种禅师判教,是“一音教”的判教,基本主张是“一音异解”,即:“佛以一音演说法,众生随类各生解。”⑷ 意思是说,佛所说的“佛法”,本来是...

    王仲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44241104.html
  • 楞伽经》的真义与达摩禅法的修证境界

    楞伽经》的真义与达摩禅法的修证境界  据史料记载,《楞伽经》共有四种中文译本,最早为已佚之北凉昙无谶所译《楞伽经》。现存三种,一是[宋]刘宋元嘉二十年(公元443)求那跋陀罗译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四卷,又称《四卷楞伽经》、《宋译楞伽经》。二是[北魏](公元513)菩提流支译《入楞伽经》十卷,又称《十卷楞伽经》、《魏译楞伽经》。[唐](公元700)实叉难陀译《大乘入楞伽经》七卷,又称《七卷楞伽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43863273.html
  • 马祖与《楞伽经》·《二入四行論》

      马祖与《楞伽经》·《二入四行論》   (日本)石井公成   内容提要:马祖道一禅师决定了中国禅宗的前进方向。然而,若为南宗·北宗的图式以及《六祖坛经》所缚束局限的话,则无法了解马祖的初衷。马祖与弘忍及老安同样,重视《楞伽经》,对于“心”的说明则不仅彻底地基准於《楞伽经》的主张,亦从独自实践的立场来追求“心”与&...

    石井公成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95161407.html